PCS系统本质上是一个“前向风险感知与自动制动”系统。它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车辆前方道路环境,一旦判断有与前方车辆、行人乃至自行车骑行者发生碰撞的高风险时,系统会依次执行:
发出警示:提醒驾驶员主动刹车。
增强制动力:如果驾驶员踩下刹车但力度不足,系统会辅助增强刹车力。
自主制动:如果驾驶员未采取任何行动,系统将主动实施紧急制动,以最大限度避免碰撞或减轻冲击力。
威兰达的PCS系统主要通过单目摄像头和毫米波雷达两大传感器进行融合感知。
毫米波雷达 (Millimeter-Wave Radar)
作用:主要负责测距和测速。它能够精确地探测前方物体的距离和相对速度,并且不受恶劣天气(大雨、大雾、黑夜)的影响。
局限:对物体轮廓和类型的识别能力较弱。
单目摄像头 (Monocular Camera)
作用:主要负责图像识别和分类。它像人的眼睛一样,能够识别前方的物体究竟是车辆、行人(包括昼夜),还是自行车骑行者,并能判断其大致轮廓和运动轨迹。
局限:性能容易受恶劣天气和光线条件影响。
协同工作(传感器融合):
毫米波雷达提供“有什么东西,离多远,多快”的数据,而摄像头则判断“这个东西是什么”。行车电脑(ECU)将两者的信息进行融合处理,综合判断 collision risk(碰撞风险),从而大大降低了误判的概率,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威兰达的PCS系统不仅能识别车辆,还能识别行人和自行车,覆盖了常见的城市交通场景。
场景:高速公路上跟车走神,前车突然急刹;城市道路排队等候,低头操作手机时前车突然移动。
系统反应:系统会发出蜂鸣声并在仪表盘显示“BRAKE!”警告。若驾驶员无反应,系统将全力制动。
场景:在光线不佳的夜晚或小区内,有行人突然从路边或车辆间隙中穿出(“鬼探头”)。
系统反应:系统识别到行人后,会发出警示并准备制动。需要注意的是,系统对行人的有效识别有一定条件(详见后文“局限性”)。
场景:在混合道路上,有自行车或电动车在车前横穿或同向行驶。
系统反应:与行人识别类似,系统会尝试识别骑行者并采取相应措施。
驾驶员必须明白,PCS是一项辅助安全功能,并非万能。过度依赖是极其危险的。其局限性包括:
速度范围限制:
对车辆:正常工作范围通常约为10-180 km/h。速度过高时,制动距离可能不足以完全避免碰撞。
对行人:有效范围通常更小,例如10-80 km/h。速度过高时,系统可能无法有效刹停,仅能减轻撞击力。
识别条件限制:
恶劣天气:大雨、大雪、大雾会严重影响摄像头和雷达的探测性能。
光线影响:强烈逆光、夜间无照明或光线极差区域,摄像头的识别能力会大幅下降。
目标特征:系统可能无法有效识别异常形状的车辆(如超长货车车尾)、儿童、或姿势奇特(如弯腰、躺卧)的行人。
突然切入:如果车辆从旁边车道非常迅速地“加塞”到你的正前方,系统可能因反应时间不足而无法有效触发。
系统启动条件:
并非所有时候都激活。例如,在激烈驾驶(急打方向、猛踩油门)时,系统可能会判断驾驶员在主动规避风险,从而暂不介入。
保持传感器清洁:务必确保前车牌上方的毫米波雷达和内后视镜前方的单目摄像头区域清洁,无积雪、污泥或遮挡。
熟悉警告方式:了解你的车在发出PCS警告时的声音和显示是什么样子的,避免第一次遇到时不知所措。
切勿关闭系统:建议始终保持P系统开启。它就像一位永不疲倦的“副驾驶”,在关键时刻能救你一命。
正确认知:PCS是最后的保险,而不是让你分心的理由。 驾驶员始终是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必须保持专注驾驶。
威兰达的PCS预碰撞系统是一套技术成熟、实用性高的主动安全配置。它通过雷达与摄像头的融合,有效地扩展了驾驶员的感知和反应能力,能处理大多数常见的“追尾”和“鬼探头”风险。